男女人下面视频_国产区香蕉精品系列在线观看不卡 _日本黄大片新婚之夜_黑丝福利视频

員工隨筆

當前位置:網站首頁 > 大經風采 > 員工隨筆

要物質主義,還是后物質主義?

發布時間:2015-06-15 點擊人數:3942

寫下這個題目,是因為我也十分疑惑,這是一個國家經濟繁榮后個體或群體價值觀轉移的社會現象,1970年美國政治及社會科學家朗奴?英高赫在他的著作《寧靜革命——后物質主義價值變遷》中提出了后物質主義的概念,這個行為科學概念是假設個體的目標追求,是依從一個循序漸進的等級,這個觀點十分像馬斯洛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。和物質主義以物質為最優先追求目標不同的是,后物質主義者是在物質得到滿足后轉而追求自我表達、自主性等更多非物質性的滿足。這種特征一般出現于經濟發達、人民富裕、社會秩序良好的地區或國家,以及一些財務狀況優良高品質生活無憂的個體中。
        我們的生活中充斥了一些這樣的人,國家近十多年來高速經濟發展,讓更多的國人享受到了“強國人”和“不差錢”的驕傲心理外,也催生了一些小眾的后物質主義者,他們追求“小清新”式的生活方式,喜歡維持現在的秩序,沒有高大遠的目標,認為自由和享受才是最佳的生活方式。就當前來說,后物質主義絕對不是中國的問題,中國人民的經濟現狀生活壓力離這號樂觀主義實在相去甚遠,也缺乏形成龐大群體的基本條件,在人口眾多社會資源分配緊張和競爭激烈的中國,絕大多數國人仍具備“頑強拼搏、志向高遠”的戰斗精神,屬于“物質主義”的范疇。應該說,在中國,后物質主義只是一種萌芽式的嶄露,及在小部分人群中有所表現,但在發達富裕國家,此類主義便具有更廣闊的覆蓋面和群體性特征,像一些著名的高福利國家挪威、丹麥、芬蘭、澳大利亞,這類物質繁榮的國家崇尚慢節奏的工作生活方式,民眾在物欲得到滿足后轉而要求民主、自由,要求更公平的資源分配,喜歡更愉悅的精神體驗,合情合理也符合規則。我有限的出國行走經歷不小心去了一次日本,在聊天中,中年日本導游對現在的日本年輕人十分不滿,認為時下的年輕國人已經喪失了老一代日本國民的民族進取精神,貪逸享樂,不思進取;最近一次又聽說臺灣年輕人也十分安于現狀,與大陸年輕人比起來,奮斗指數明顯不足,競爭自信心明顯較低,更有甚者指責現在臺灣年輕人居然以開咖啡店為滿足,我頓時一頭黑線,因為這正是本人的人生目標,于是寫下這個題目。
        我不成熟的推測是,后物質主義最直觀的表現,就是后物質主義者普遍更具有幸福感,因為安逸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、不強迫自己,所以,他們過得更有幸福感。在當今的中國,由于經濟高速發展的因素,國人在貧困、脫貧和致富的三步曲中節節遞進,社會集體和個體價值觀也處在一個緩慢轉變的過程中,處于更多數者的大眾因生活處境而形成的價值觀,主流的輿論導向總是把后物質的行為方式描繪得“不值得鼓勵”,在被撞擊得暈頭轉向后,小清新們于是在自我懷疑、迷茫和喪失方向感的節拍里“自省”。痛苦和矛盾是可以理解的,各種對弈和攻擊也是“正常”的,國家和社會在調整和高速運行中,必須一定會產生新舊更迭的各類主義。一種主義沒有形成強大力量的時候,則會被主流勢力所鄙夷,但當它從星星小火以燎原之勢地呼嘯而過時,這種主義又變成了值得贊頌的全民共有的最偉大的價值觀了。美國在二三十年代奉行的奢靡主義價值觀,在如今深受各路抨擊,但在當時卻是大行其道,全民吶喊,風頭無二的,就是“物質主義”的典型表現。而如今美國人民大談“自由、民主、愛”這類精神口號,不過也就是在物質得到了滿足后,步入后物質主義的一些顯像表現罷了。美國毫不客氣地批評中國這個民族拜金,美國已經拜過金了,所有發達國家也都過渡了拜金的時代,于是,拜金后時代的人們開始對拜金時代表示鄙夷,其行為本身就是對自己的指責,就好像一個偷過東西的人,后來不偷了,卻去笑別人偷東西,可是,不好意思,我知道你也偷過東西,拜金主義不是中國人的劣根性,而是經濟發展的進程使然,不然你從一小孩直接長成一大漢試試,你厲害,你跳過去,我服你。
        扯遠了,回來。我好像是在給自己找理由解釋,為自己不思進取找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,并且渴望得到理解和安慰。哈哈,是的,我會處在這種茫然的狀態,既自責又希冀,正是代表了中國社會主要兩類價值觀的互相掐架,一方面,認同物質主義,因為經歷過貧窮,在物質沒有得到充分滿足的時代走過,同時在主流價值觀的影響下,所以會對物質有更高的需求,絕對不可能不拜金,這個合理;另一方面,因為得到了基本甚至超基本物質要求的滿足,又對自我體驗、精神追求有了更深切的期望,這個合情。文章沒有答案,是因為我缺乏判斷能力,我覺得比我更棒的人是他們有答案,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他們不管主流或非主流都朝著一個方向前進,小清新式也好,奮斗不止式也好,有理想和方向就不會迷茫,而諸如像我一般在夾縫中左右為難的人,才是時代進步真正造就的“悲情”人物,但我相信,這類人絕對不是少數的存在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上一頁:科技改變世界 我的三十年 下一頁:故鄉